調香是門藝術(下)

調香是門藝術(下)

平衡才是王道


精油分子的濃度與散發出來的香氣息息相關,如各種花類精油,若一時手滑加了太多滴,反而無法凸顯她們的細緻輕柔,只覺得胭脂味過於艷俗。檀香精油在低濃度使用之時,悠遠流長令人讚嘆不已,但高濃度使用時,卻可能令不喜歡木質調的朋友,微微皺起眉頭。有的時候並非多就是好,平衡才是王道。


香氣需要等待

隨著時間的流逝,每支香氣分子所呈現的變化都不一樣,如初期氣味張揚、容易蓋住主角的柑橘類在靜置一段時間後,會逐漸與其他香氣達成平衡。另外一個例子,岩蘭草精油容易沉在瓶底,一定要仔細攪拌、透過時間的催化,才能顯現出岩蘭草後調香氣,等待,才能找到香氣組合的靈魂精華。


慎選基底用油

部分基底油雖具有特定功效,但特殊的味道反而影響調香(如瓊涯海棠油、小麥胚芽油等等),如果調的是按摩油,需加入特殊植物油的時候,為避免交叉氣味干擾,也可以事先調好基底用油,擺在一邊,才開始堆疊精油,確認調合起來的味道,沒有被特殊油味吃掉。


畫龍點睛之美

若覺得香氣不夠輕盈,可依各組合的香氣特性加入較為揮發、調性較高的精油,以薄荷家族作為例子: 柑橘調可加入檸檬薄荷,木質調可加入野薄荷等等。高音質地的精油總讓調香立體了起來,前後分明更具層次感。



照片取自巴黎的Fragonard香水博物館,總覺得這一個又一個不同的元素,就像是交響樂團的各種樂器,而調香者呢,就像是指揮,引導各種不同的樂器(香氣),和諧譜出樂曲呢:)

P.s. 圖片截自網路,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,會盡速刪除,謝謝。





上一頁

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。
繼續購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