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泰國果真讓人驚艷,香對論尋得台客專用精油-檳榔荖葉精油 Betel vine !
因著文化上的連結,究竟是不是寶,則因人而異了。
荖葉屬胡椒科,在東南亞、印度以及中國都是重要的藥用植物之一,不僅可以去脹氣、助消化,更可醒酒、驅蛔蟲。
初聞荖葉精油,清涼隨即遁入鼻腔、滲入肺部的香甜味,讓香對論難以忘懷。直覺若與芸香科調和,必定會激盪出相當精彩的調香火花。但這獨特、與文化過度連結的味道卻開始猶豫,不知是否要將荖葉精油帶回來台灣。
「有人會想把檳榔味擦在身上嗎 ? 」 「有人希望在按摩、調香時聞到檳榔味嗎 ? 」
種種內心疑問著實令人有點卻步,但單就療效來說,荖葉精油在呼吸道及消化道的益處,卻是無庸置疑的。
泰國天氣炎熱,然而室內溫度又常常凍到不行,反覆冷熱數次後,總感到喉頭緊縮,胸口也不太舒服。不介意全身充滿檳榔西施味,用泰國特產的米糠油調和較高濃度的荖葉與Plai精油,往胸口、脖子上擦去,頓時通透,滿室(檳榔)清香。
又,泰國飲食辛辣,總有幾次踩到地雷。路旁小攤極辣的青木瓜沙拉,嗆得一把鼻涕、一把眼淚。回旅館以後,肚子隱隱發疼。手邊沒有茴香,只好拿出荖葉精油稀釋抹在肚皮,去脹氣、消化效果毫不遜色。
***
在越南,嚼檳榔通常是老年婦女的象徵,定是要嚼到臉頰泛紅、直至露出黝黑的牙齒及紅唇,才是美麗的象徵。檳榔更是傳統年輕男女互表情意的定情、寄情之物。
如果把相同的荖葉精油給歐洲、美洲、甚至是非洲人嗅聞,他們會不會有不同的想像呢?
我們對於「香氣」的詮釋,是不是也深深地植入在特定的文化脈絡底下呢 ?
(圖片來源:網路,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,謝謝。)